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100學年度上學期重要行事

    9/5()課後照顧開課
    9/12()中秋節放假一天
    10/10()國慶日放假一天
    11/1-2(二、三)期中評量(第一次成績考查)
    1111/9()一年級注音符號學習基本能力檢測
    12/11()校慶運動會
12/12() 校慶運動會補假一天
    1/11-12(三、四)期末評量(第二次成績考查)
    1/17休業式、1/18寒假開始
2/8() 100學年度下學期開學-正式上課。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神學家尼布爾的禱告詞 賜我智慧

主啊!
                                                       
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

賜給我寧靜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
  
賜給我智慧去辨別什麼是我能改變、什麼是我不能改變的。



"God, give us grace to accept with serenity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which should be changed,
and the wisdom to distinguish the one from the other."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臺中市梧棲區梧棲國民小學100學年度校務實施計畫

臺中市梧棲區梧棲國民小學100學年度校務實施計畫
壹、       實施依據
一、        國民教育法及其施行細則。
二、        教育部頒布「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及「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三、        本校100年至103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100.06.07校務會議修訂通過)。
貳、       實施目標
一、        注重七大領域均衡發展,培育健全國民。
二、        針對國民教育發展,配合學校實際需要,增改建校舍,增加教學空間,改善學校環境。
三、        充實教學設備,增添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提昇教育品質。
四、        提倡小班教學精神,激發個人潛能。
五、        落實青少年輔導計畫發揮教訓輔合一精神,提升學校整體輔導效能。
六、        六、追求精緻國民教育,塑造優良學校文化。
七、        給合社區資源,發揮學校社教功能。
八、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發展課程綱要指標。
九、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統整課程與主題設計。
十、        使用多媒體教材資源,運用多元評量,培養學生基本能力。
參、       實施內容
一、貫徹實施精緻教學,重視全人教育發展,實施合理適性編班,符合公平公正原則。
  二、推動九年一貫課程,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研究革新教材教法,充實各項教學設備。
  三、辦理教師進修研究,增進教學專業知能,加強教學環境佈置,發揮環境教育功能。
  四、落實語文學科教學,培養語文應用能力,推動閱讀書香活動,培養閱讀習慣興趣。
  五、落實創造思考教學,培養邏輯歸納能力,推動自然科學教育,培養科學研究興趣。
  六、充實社會科學知識,發展問題解決能力,推動活動課程教學,促進生活統整能力。
  七、提升健康生活知能,養成尊重生命觀念,落實藝術人文教學,涵養藝術欣賞氣質。
  八、落實推動資訊教育,培養應用科技能力,實施英語課程教學,培養英語聽說能力。
肆、       實施原則:
一、強化行政措施:計畫縝密、認真執行、逐項考核。
二、合理分配工作:適才適所、勞逸均衡、分層負責。
三、實施重點工作:擬定計畫、把握重點、分工合作。
四、充實教學設備:購置教具、研究教學、佈置環境。
五、加強行政服務:單一窗口、創意革新、重視績效。
六、增強溝通協調:「傳承」與「創新」兼顧;「守成」與「權變」並行。
七、實施開放教育:彈性多元、因材施教、適性發展。
伍、       各單位計畫內容:
教務處:一般性工作
(一)           課程編製
1.      依據部頒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編排學校總體課程計畫。
2.      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各領域課程研究小組。
3.      課程計畫由授課教師編擬,經課發會審查後送教育局備查,並公告學校網頁周知家長。
4.      實施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評鑑。
5.      重視潛在課程,結合國際與本土教學環境布置。
(二)     教學實施
1.      由課發會依課程教學需求,編訂各領域課程每週教學時數。
2.      依據教師專長、意願及協同教學原則安排教師授課。
3.      由授課教師依課程計畫協同編訂教學進度。
4.      透過各領域教學研究匯集教學經驗分享、專業對話、學習社群等方式,增進教學知能。
(三)           教學研究
1.      組織各領域教學研究小組,進行教學研究。
2.      鼓勵教師參加校內外,與各領域相關之教材教法研習與進修。
3.      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相關之各項行動研究。
4.      辦理教學媒體、教具製作、使用之各項研習。
(四)           教學評量
1.      依據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及補充規定實施學生成績評量。
2.      本適性化、多元化原則,進行學生學習成績評量,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必要時,實施診斷性評量及安置性評量。
3.      依學習領域及日常生活表現,分別辦理學生評量。
4.      評量方式,分平時評量及定期評量,定期評量每學期以二次為原則。
5.      試題電子化,建立題庫,公告學校網站。
(五)           學籍管理
1.      依據部頒常態編班準則,實施常態編班,務求公平、公正、公開。
2.      依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要點,定期呈報新生及畢業生名冊。
3.      依規定通報中輟學生,並協同輔導室、訓導處進行追蹤與輔導。
4.      學籍資料管理資訊化。
5.      簡化轉學手續,達成便民服務。
(六)           科學教育
1.      設置自然與生活科技專科教室,並由專任教師實施教學。
2.      添購自然較具、教材及科學叢書,提供教師教學參考。
3.      建立學校生態園區,規劃並完成校園生態導覽說明。
(七)           教具製作與管理
1.      充實各領域教具。
2.      教具列冊,便利教師借用,並落實管理。
3.      教具管理電腦化。
4.      鼓勵教師自製教學媒體,並踴躍參加媒體製作競賽。
5.      試題電子化,建立題庫,公告學校網站。
(八)           教科書遴選
1.      訂定教科書遴選辦法並成立教科書遴選小組。
2.      召開教科書選購會議,依規定選購教科書。
3.      公告請各廠商提供經審定合格教科書版本,供選用參考。
(九)           教師進修
1.      規劃學校本位課程進修活動,列入校務計畫行事曆實施。
2.      鼓勵教師參加與各領域教學有關之各項研習進修活動。
3.      鼓勵教師舉辦或參加各項教學觀摩研究會。
4.      添購教育叢書、訂閱教育刊物、提供教師自我學習。
5.      組織學習社群,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十)           充實教學設備
1.      充實各領域教學設備。
2.      充實健康體育領域設施、器材及教具。
3.      班班有電腦、單槍,以利資訊融入教學及學務管理等實施。
4.      定期維護、更新電腦教室設備,以利資訊教育。
(十一)   推展教師讀書會
1.      鼓勵教師成立讀書會,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型組織。
2.      定期召開領域小組會議,專業分享與研討領域專業知能。
3.      探索教學問題,擬定行動研究主題。
特殊性工作
(一)    改進編班加強教學正常化
1.      訂定本校編班辦法,並確實執行。
2.      依據教師專長授課,落實教學正常化。
3.      正常化教學,培養學生多元性能力與興趣。
(二)    改進教學評量
1.      各領域成立多元評量研究小組,改進教學評量。
2.      兼顧學生個別差異、適性發展,進行多元性評量。
3.      於學校網站建置多元評量專區,提供參考。
(三)    強化師生自然生活科技與資訊能力
1.      強化教師資序融入教學知能。
2.      班班有電腦、單槍、手提CD,便利資訊融入教學實施。
3.      設置自然與生活科技專科教室,由專任教師實施教學。
4.      持續充實學校與班級網頁,提升網路分享平台效果。
(四)    設置自然與生活科技專科教室,由專任教師實施教學。
1.      鼓勵教師編撰各領域輔助教材及自製教具。
2.      蒐集各領域輔助教材並整理運用於教學。
3.      建置並隨時更新本校教學網站,提供教師教學參考。
(五)    實施補救教學與境教潛能開發教學
1.      將班級補救教學納入彈性學習節數中規劃,妥善運用。
2.      配合資源班、攜手計畫、課後照顧服務及愛心志工輔導小組,協助實施學生個別化補救教學。
3.      重視潛在課程,融合英語及母語教學環境布置。
4.      舉辦校內各類藝文活動與競賽,發掘、人才培訓,以啟發潛能。
(六)    九年一貫課程研究與實施
1.      配合教師進修活動,辦理九年一貫課程相關研習活動。
2.      規劃並充實班級學習角閱讀區,學生學習活動多樣化。
3.      指導並鼓勵學生建立個人學習檔案。
4.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課程辦理各領域之活動課程。
(七)    行動研究
1.      鼓勵教師從事教學、輔導、行政有關之行動研究,並能完成資料整理,共同分享。
2.      鼓勵並協助教師出版研究或教學成果資料。
3.      鼓勵碩士學位以上進修教師,致贈學校審查通過之論文,典藏圖書室,分享學習經驗與研究成果。
(八)    數學教育
1.      強化數學能力指標轉化課程設計知能,發揮同僚專業分享效果。
2.      確實實施數學領域補救教學。
3.      辦理數學能力檢測。
(九)    資訊教育
1.      資訊課程排入彈性課程實施。
2.      訂定學校本位資訊能力指標,定期檢測學生資訊能力。
3.      舉辦各項資訊教育競賽活動。
4.      定期維護、更新電腦教室設備,以利資訊教育推行。
(十)    圖書館的使用與管理
1.      利用彈性學習時間排表,各班均能充分利用圖書館,進行閱讀教學。
2.      規劃閱讀日、班級書庫、巡迴圖書箱,鼓勵學童愛閱讀。
3.      圖書管理資訊化。
4.      開放全校師圖書外借,持續性、計畫性增購圖書,實施多元學習護照,鼓勵多元學習。
訓導處:一般性工作
(一)強化教訓輔三合一,落實學生輔導工作,改正不良行為舉止,營造溫馨和諧校園氣氛。
(二)加強民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律教育及人權法治教育,培養現代化的優質國民。
(三)結合學校願景,積極規劃各項活動,融入教學進行,達成健康快樂、關懷卓越之優越情操。
(四)周詳活動實施,規劃多元性社團,結合教學活動,培育健全人格,陶冶完整群性,服務精神及自治能力。
(五)辦理衛生、保健工作,加強環境衛生教育,創造良好優美的生活環境。
(六)確實強化及落實導護工作,建立安全教育觀念,維護學童安全。
(七)配合榮譽制度,鼓勵發揮誠實心、愛校情,強化兒童責任感、合群觀念與團隊精神。
(八)落實危機處理機制,規劃完整綿密實施計劃,組成執行小組,加強宣導,全力防衛事件的發生。
(九)體育教育正常化,辦理各項體育活動,培育正當休閒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全發展。
(十)加強宣導與落實校規的執行,制定班級公約,建立深植善良人性、臻於至善的心境。
特殊性工作
(一)強化導護編組,結合愛心義工、警衛及照護商店周邊設施,建立校內外安全防護網,營造安全無虞的整體環境。
(二)結合各項活動編組,成立各項委員會,專責推行,發揮教師專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三)加強各項社會教育推廣與宣導,結合社區資源、人士,建構家庭、社區、學校三向綿密教學架構,互相支援,協助。
(四)結合社區資源,實施垃圾分類、資源再回收,落實環保教育,培養愛惜物品、妥善使用觀念。
(五)規劃各項體育及休閒活動教育,建立學校特色,成立桌球、舞蹈、跆拳道、田徑、直排輪等運動性社團,爭取榮譽。
(六)加強營養衛生教育,辦理衛教研習與宣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七)結合社區辦理親職活動,強化親子關係,促進親師溝通,提昇社區文化水準,建立優質家庭生活。
(八)成立教師體育專業團隊,建立「要活就要動」觀念,培育正當休閒技能、養成終身運動好習慣。


總務處
一、一般性工作
(一)建築與設備
(二)校園美化綠化
(三)校園安全管理
(四)工友管理
(五)文書處理
(六)財產管理
(七)經費管理
(八)其他總務工作
二、特殊性工作
() 教室窗戶窗簾修繕工程
() 校舍牆面粉刷工程
() 防水隔熱工程
() 校園入口管控系統工程
輔導室
一、一般性工作
(一)成立友善校園輔導工作組織暨推行委員會
(二)擬定友善校園輔導工作計劃
(三)充實及運用輔導設施
(四)建立輔導資料
(五)班級輔導活動之實施
(六)生活輔導
(七)學習輔導
(八)生涯輔導
(九)專案輔導之實施-- 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
(十)代間教育
(十一)召開各項輔導會議
(十二)親職教育
(十三)研究發展與進修
(十四)輔導資訊宣導與整合網路資源
(十五)輔導室工作評鑑
(十六)志工服務隊業務
二、特殊性工作
()充實及運用輔導設施
()攜手計畫
()研究發展與進修
()志工服務隊
()家長成長喜樂成長班
人事室
一、一般性工作
()教師甄試、聘用,職員任審
(二)建立考核制度
(三)加強勤惰管理
(四)貫徹執行獎懲標準
(五)教職員工福利
(六)建立退休管制及照護
二、特殊性工作
()行政革新
(二)實施行政電腦化
(三)辦理教師休閒活動
會計室
一、一般性工作
(一)預算之編製與執行。
(二)加強內部審核。
(三)帳務處理與表報編送。
(四)辦理年度決算。
(五)會計檔案之保管與處理。
二、特殊性工作
(一)提昇會計專業素養。
(二)進修資訊運用技能。
幼稚園
一、一般性工作
() 配合幼教政策方向,貫徹各項政令計畫。
(二)強化園務行政與管理,增進行政績效。
(三)提升教學品質與研究,發展優質課程計畫。
(四)改善教學環境設備,提供完善學習環境。
(五)強化衛生保健工作,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
(六)加強安全教育,增進兒童災害預防及應變能力。
(七)推展親職教育,提升家庭教育效能。
(八)重視學前特殊教育,加強特教服務。
二、特殊性工作
() 發展教保專業,積極籌備幼兒園專業認證評鑑。
   (二)實施統整課程,實驗幼兒園教保與課程大綱課程。
    () 幼稚園教室地板修繕工程
    () 幼稚園欄杆修繕工程
    () 幼稚園環境衛生改善工程
    () 幼稚園課桌椅更新採購
特殊教育
一、一般性工作
(一)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
(二)個案研究與輔導
(三)特殊生篩選量表之實施與運用
() 特殊學生關懷座談會
() IEP 座談會
() 充實教學資源
(七)輔導室工作評鑑
二、特殊性工作
()成立特教教學資源教室
補校教育
一、一般性工作
() 規劃補校課程
1.規劃補校年度課程。
2.擬定各課程教學計畫。
3.編製各課程學習教材。
     (二)充實教學環境及設備
       1.充實補校教室教學和資訊設備。
2.結合專科教室資源融入教學。
3.規劃學府藝廊與文化走廊展覽
二、特殊性工作
() 倡導終身學習理念
1.修正補校課程,改進教學方式。
2.規劃各項適合成人學習的課程。
3.規劃補校各項活動與社區活動結合。
     (二)強化補校多元學習型態
       1.加強閱讀活動,養成閱讀習慣。
2.規劃各類競賽活動,提升學習興趣。
3.充實補校圖書。
工作預定進度:如行事曆。
本計畫陳請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