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怎樣選擇入門的字體

     篆、隸、草、行、楷五體哪種入門較好呢?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定論,依個人的情況和喜好來做選擇是可行的。
         要是進行投票的話,楷書大概會得到五成以上的選票,許多書家認為楷書是其他字體的基礎,若是楷書沒練好,其他的字體(尤其是行、草)也就別想學好了。蘇東坡就如此主張,他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 這論和儒家的「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一樣,認為前面一個階段是後一個階段的基礎,基礎不好就沒有往上發展的可能。事實上,歷史告訴我們,造福世人的大政治家在修身齊家方面未必了得。從篆、隸切入行草或是直接學習行草,也都有可能把書法學好。度魚認為以楷書作為入門字體,主要因為它是目前通行字體的緣故,沒甚高深的學問在其中。
         其次是篆書,弘一大師李叔同就是極力主張先學篆書的書家,他認為根據文字的發生先後來學習書法乃是正途。現在亦有不少書家主張,篆書的中鋒運筆和行筆的穩定性要求若能學得紮實,對日後其他字體線條的質感會有很大的助益。度魚認為以文字發生的先後來作為學習的進程,優點是可以從單純的線條筆法進入複雜的筆法,比較不會賣弄小技巧,作品易有"高古"的氣質。
       不少初學者喜好隸書,它具備了裝飾性,又不會像篆書那樣難記,也是選擇的一種考量。草書、行書倒是比較少人主張(不代表這是不對的),也有一些書家主張雙修、或是覺得以哪一種字體入門都無妨。
       如果已經找書法老師學了,以這位書家的專長字體為入門是可行的,雖然有少數實力派書家五體兼備、各門兼修,卻總有專與不專之別,若是教授他不專精的字體,可以提供的建議是有限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千萬別落入了師門的窠臼,而以老師的字為終身學習的目標。 
       本文只討論這五體的學習先後順序,其中各體還有不同的碑帖和法書可供選擇,就不在本文的論述範圍了。
作者度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