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自我簡介

生長背景曾祖父由福建晉江(泉州)渡過黑水溝來到純樸的西部漁村─塭仔寮,屬臺中市清水區,臨臺中港,從此落戶為居。父母雖不識字,家教甚嚴,稍有怠惰,即斥責鞭笞,因此養成勤奮不懈,刻苦耐勞的習性。兄妹五人,只有自己念高中,當兵回來再完成大學學業,去年拿到碩士學位。
經歷75學年踏入教育界,近廿六載。之前做過電鍍、車床、成衣商及水電工等,領有甲種電匠執照。基於對教育的高度興趣,毅然放棄原本還不錯的頭路,一頭栽進漫長代課生涯,其實此舉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決心。代課期間戰戰兢兢,努力扮好老師的角色,學校交辦工作如文書收發、輔導老師、圖書館管理員、午餐秘書、水電維修等,皆能勝任愉快。服務過的學校有梧棲、大秀、槺榔、桐林及三田等五校。代滿5年幸運考上中師,一面代課,一面利用寒暑假及夜間進修,84年初教系特教組畢業,進入梧棲資源班服務。在資源班草創期,雖艱辛,但學到很多東西,且兼辦薪水表的製作,服務兩年後經學校推薦為優良教師。也接受一連串心評人員的訓練,拿到各種測驗證照,協助特教科辦理心評工作。在資源班苦心經營下,曾於87學年被評鑑為優等。8年後轉任組長,接觸行政工作,做過生教及註冊。100學年受校長賞識,獲聘為教務主任一職,或許基於自己做事積極,碰到事情樂觀面對,勇於承擔,不怕艱難。當然初接職務時,人事的安排就傷透腦筋,不過經耐心及誠懇的溝通與協調,最後還是迎刃而解。一接教務工作即費盡心思去深入了解,教務工作得以一切順利,並受到大家的肯定,抱持為老師服務的精神,也勉勵教務處同仁,不讓老師接洽業務時,多跑一趟路。教務兩年,延續閱讀推動教育,設行動書櫃於中走廊,故事服務隊的招募培訓,教學正常化的推動等,盡心盡力去執行。102學年接掌輔導室,繼續承辦六十萬火炬計畫,順利完成並已核銷完畢,建立輔導個案管理,弱勢學生之扶助,補救教學業務,各項教育宣導等兢兢業業推行。
成長做事能力要好,人際溝通更重要,參加讀書會當了幾年幹部,學到很多溝通與協調的要領,讓我在人際關係上稍有心得,所以接行政工作後,與同事相處融洽,也能配合其他處室推動校務。而港區藝術中心接受義工培訓,利用假日到中心值勤, 更為自己走到人群為社會服務,有了良好的人生體驗。
    成長知識即力量,身為教育人員,必需隨時充電,吸取新知。何況知識有半衰期,不能固守舊有的教育理論,墨守成規將被時代的洪流沖走。因此利用課餘進修二十學分的輔導學分班、諮商與教心暑期碩士十學分班及設計與科技暑期碩士十學分班等。97學年考上靜宜大學中文所,經三年苦讀順利畢業,碩論主題為廁神之起源與流變,對禮俗之演化有進一步之認識。

抱負人生雖短暫,但要活得精采,考主任是我的夢想之一,如今已圓夢,起步雖比別人晚,但只要跟自己比,持續進步,持續找到自己的新目標,相信將來會更好。

我的教育理念

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 R. S. Peters)提出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及合自願性,身為教育人員應隨時以此做為努力的目標。初接觸教育哲學,只覺得深不可測,應付敷衍而已,如今當了主任,有一種使命感,若心中沒有一把尺(教育理念),如何帶領老師朝正確的方向邁進。我的教育理念敘述如下:
一、培養孩子閱讀素養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英前教育部長布朗奇(David Blunkett)說:「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故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重要的,學校要營造一個處處充滿書香的環境,如實施閱讀心得寫作、故事媽媽說故事、圖書館教育、小書繪本製作比賽、閱讀線上認證及經典古文PK賽等。
二、塑造全人教育
  以五育均衡發展全方位學習:教育非僅止於知識的傳授,應重視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避免僅強調知識的灌輸及技術的操作,應發展全方位學習。以品德教育落實全人格教育: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擇善」能力,強化其多元價值觀的修為,並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同一道德課題的能力,建立全人發展之基礎。
三、因材施教 與有教無類                                       
 教育基本法第四條:人民無分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可見不論學生是何身分,身為教育人員應一視同仁,尤其弱勢族群應特別照顧。而每位孩子有其不同的特質,老師應適材適性的教導,發展孩子多元智慧。
四、做好對的事                                                    面對多變的社會,一日千進的時代,學校組織產生變格,學校領導者需具備宏觀的視野來因應。一直期許以宏觀的角度來思考與實踐學校行政、課程與教學之指導,希冀能有效凝聚組織成員之向心力,創造溫馨、專業的校園文化,藉以提昇學校教育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成為有效能的學校。據此,無時不以「把事情做對,同時也做對的事情」之原則來期許、惕厲自己。

五、帶好每位學生                                                   福祿貝爾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身為教育人員,應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儘最大可能照顧每位孩子。社會變遷,家庭功能不彰,在學校裡常碰到頑劣,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身為教育人員應正向思考,孩子還有救,只要我們不放棄,以及一些弱勢學生,我們更要發心思去幫助他們。

理想的學校主任

從小生長在傳統的農家漁村,與純樸憨厚的村民相處,養成刻苦耐勞,忠厚老實的個性。當了老師,雖不斷進修,充實自己,但並未想自己有一天會當上主任一職,也不知校長為何看上我,到底擁有哪些優點。不過接掌教務兩年,輔導進入第二年,如今稍有心得,身為主任應扮演好以下幾種角色。
一、         主管
領導同仁推動處室工作、擔負成敗之責、會議主席、裁決事項等。身為主任肩膀要硬,勇於承擔,組長才能心甘情願為處室做事。若主任凡事交辦給組長,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組長怎能信服。另外主任也要熟悉會議的規則及程序,尤其教務主任主持會議之機會更多,需主持校務會議、行政會議及研習開場等,當校長有要務不在校內時,更要代理出席各種會議。
二、         幕僚輔助
稟持校長辦學理念,全力輔助執行業務,提供處室資訊讓校長裁決。主任需明瞭校長的辦學理念,依此執行處室業務,並且要提供處室現有的實際狀況,讓校長隨時掌握狀況做出裁決。
三、         計畫執行
督導所屬擬訂活動計畫、檢討成效。舉凡活動計畫,辦法規章,皆要由主任負責擬訂。而且依計畫執行,執行成果也要記錄成冊存檔,並檢討改進,精益求精,當做下次參考。
四、         溝通協調
維持良好上、下關係外,橫向聯繫,其他處室協助等。身為主任不只要會做事、擬訂計畫,還要有溝通協調的能力,碰到老師的職位安排有衝突時,要知人善用,不斷溝通,讓老師心服口服接受職位的安排。有處室間活動有衝堂時,更要與其他處室主任協調,若武斷獨行不與人溝通,行政人員間將上演爭執,甚雙方爭得臉紅脖子粗的畫面。
五、         課程推動
引導正常教學、瞭解課綱內容。若是教務主任需瞭解課程計畫的規劃,實踐教學正常化,依照學校擬定的課程計畫授課教學。除此之外,教科書的評選不能違背教育局的規定,擬定常態編班辦法,建立巡堂制度等。
除了扮演以上幾種角色之外,尚要具備一些基本修養如良好品德,健康身心;及學識修養如熟悉教育法令、國民教育法、運用語言及文字能力;專業才能如管理能力(計畫組織執行評鑑)、課程設計、教學理論、圖書館學等。
總之,做為一位學校主任,就要扮演好如上介紹的幾種角色,並充實自己的基本素養,如此必能勝任愉快主任工作。只要有心願,就有希望,相信自己會朝理想的主任邁進。在儲訓期間必能充實更多的學養,吸收學員的優點,當作自己下學年受聘主任時的參考。非常期待受訓趕快降臨,一定好好把握這段期間的人、事及物,好為我的人生增添一筆色彩。

103.9.11-103學年度上學期期初志工會議暨志工職場意外事故應變能力及危機處理講習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主任必須時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1、要有榜樣意識。
    
在教師心目當中,教務主任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帶頭人,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探索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務主任的影響。因此,教務主任要十分注意加強自身的政治、業務修養,時時處處要做教師的榜樣。比如要檢查教師教學“五認真”情況,教務主任自己必須要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嚴格要求,一絲不苟,以保證自己的工作具有標準性,可仿效性。如果自己教學馬虎,卻要求教師無懈可擊,那絕不會得到教師的擁護。
   
2、要有法規意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機制引入了教育系統,許多學校在煞費苦心地探索著提高升學率、提高學校聲譽的路子。有的學校不在緊扣大綱、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動腦筋,而是捨本逐末,無視教育法規,隨心所欲地采勸非常”手段,如增加課時,利用節假日補課等,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後果。因此教務主任必須強化法規意識,一切教育教學上的措施都應以不違反教育法規為前提,即使學校有人提出加班加點之類的不當要求,教務主任也應理直氣壯地予以制止。
   
3、要有管理意識。
   
教務部門事務較多,頭緒紛繁,若沉入雜務,勢必東奔西突,應接不暇。為此,必須十分注意提高管理水準。具體地說,要落實教育、教學的常規管理,必須要有切實可行的制度及與之相應的執行機制、督促機制、檢查機制和獎懲機制予以保證。教務主任必須站在學校教學工作的高度,實行教學過程的全程調控,使教育、教學工作納入自動化運轉的軌道。
   
4、要有服務意識。
   
教學管理的最大忌諱,就是把教師和領導對立起來。一方面,教務主任要實實在在地管;另一方面,又絕不能以“主任”自居,淩駕于教師之上,指手劃腳,發號施令,而應確立服務觀點,盡可能地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比如教師教學中需要各種資料,教務主任要為教師排憂解難,消除干擾。可以這樣說,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與教務主任的服務態度、服務品質成正比的。
   
5、要有協調意識。
    
一個稱職的教務主任,必須有較強的協調能力,安排工作,要有“全校一盤棋”的全域觀念,盡可能地避免矛盾或淡化矛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應十分重視協調好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係,使教師能輕鬆愉快地投入到教學中去。
    
6、要有教研意識。
     
教學品質是學校的生命,而教改、教研水準對教學品質有著嚴重的制約作用。作用為教務主任,一定要十分重視教研,通過完善教研制度,培養教研骨幹、組織教研網路,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真正使學生把格物致知當作自己無窮的樂趣。